公司新闻

NXP先发制人 首款Cortex-M0内核MCU亮相

NXP先发制人 首款Cortex-M0内核MCU亮相

上网时间:2009年05月21日 
作者:李敏  转载于:国际电子商情

 

时隔1个月时间,3月末NXP紧随ARM发布Cortex-M0展示了业界首款Cortex-M0芯片,预计2010年初将向市场正式推出基于Cortex-M0的LPC1100系列产品。之所以能在ARM发布Cortex-M0之后短时间内迅速推出MCU产品,NXP半导体大中华区多重市场产品部市场总监金宇杰解释,“NXP作为ARM的主要合作公司之一,两个公司之间联系密切,在Cortex-M0发布之前已经着手相关产品研发。”

 

金宇杰:NXP的目标是在ARM内核MCU市场达到销售**。
金宇杰:NXP的目标是在ARM内核MCU市场达到销售**。



 

 

此前,NXP发布基于ARM公司CortexM3处理器内核MCU产品却略显滞后,并没有一马当先拔得头筹,令人对NXP对ARM内核的产品策略如坠云雾。此番NXP快速发布Cortex-M0一扫业界的疑惑,证明其领跑ARM内核MCU市场的决心。

 

NXP大部分MCU产品均基于ARM内核,包括LPC3000(ARM9)、LPC2000(ARM7)以及LPC1000(Cortex),涵盖了入门级到**市场的所有应用场合。随着科技进步不断进步,产品更新换代的步伐越来越快,为了让客户能快速将新产品导入设计,上述产品的软件工具兼容。

 

按照性能来看,NXP的Cortex产品线覆盖了从**到低端的所有市场需求。LPC1700针对电信、马达控制、工业应用等**市场,目标市场为16/32位的MCU市场,其基于Cortex-M3V2内核,工作频率高达100MHz。LPC1300为LPC1700的缩减版,工作频率为60~70MHz,主打电源管理、人机界面应用市场。LPC1100则是基于Cortex-M0的低功耗MCU,工作频率较前两款更低,为40~50MHz,目标市场为8/16位MCU市场,包括电池供电、电子计量、消费电子外围设备、远程传感器等市场。

 

“采用了ARM公司*新发布的、身兼低功耗、低门数以及低代码占用空间等多个优点的CortexM0内核,即将在明年推出的入门级32位ARM内核MCULPC1100能够以8/16位引脚数达到32位MCU的性能,满足未来入门级嵌入式应用对新功能的需要。”金宇杰评价ARMCortex-M0已经突破了MCU的位数分级,是ARM架构的新起点,其二进制代码和工具与Cortex-M3处理器向上兼容。

 

CortexM0*大的优势在于能效。数据显示,其运算能力可以达到0.9DMIPS/MHz,但功耗却仅有80uW/MHz。这源于所谓的“超低功耗深度睡眠架构”。据介绍,由于采用了ARM180ULL库和PMK,相比传统8/16位MCU拥有更低的静态功耗。另外,尽管动态功耗与眼下的16位处理器相当,但是由于运算性能的提高,实际上处理器在执行同样的任务时所耗费的时间降低了,这就大幅降低了处理器的动态功耗。

 

目前,32位MCU正向16位甚至8位MCU市场扩展版图。32位内核的成本正在迅速向8位靠拢是首要因素。其次,入门级嵌入式应用所需要的功能采用8位MCU设计显得力不从心。而采用入门级32位MCU更有试水**设计的意义,从长远来看它能够与中端以及**32位ARM内核MCU进行兼容,更便于日后产品升级。这也是入门级32位MCU备受重视的原因。

 

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1782号